2021年11月26日22:00,随着W33风机基础平稳沉放到位,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五期海上风电项目完美收官,为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创造了条件。
三峡新能源阳西沙扒项目是粤港澳大湾区重点绿色能源项目,对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对道达而言,阳西沙扒五期项目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筒体直径大、海况差、施工窗口期短等因素大大提高了制作、运输及安装的难度,同时也推动道达风电团队不断探索研究新的工艺和技术。
一、陆上制作方面
该项目的风机基础为目前直径最大的复合筒型基础,我司技术、施工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39m筒体的流水化施工工艺,同时克服了12m大直径单柱的制作和运输难点。
二、负压下沉系统
本项目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可回收泵组系统,海上安装“0”故障,且不需要潜水员下水作业。该泵组系统,不仅保障了负压下沉作业的顺利完成,还提高了海上安装的效率。
三、海上运输方面
阳西沙扒五期项目单柱复合筒型基础的下部筒体为开放型薄壁结构,对海上运输是个挑战,道达通过参建各方积极沟通、迭代计算,创造性地提出了适用于筒型基础的吊装上船和滚装上船方法。
四、海上吊装方面
该项目秋冬季施工,有着窗口期短、海况差的特点。为实现并网发电的整体目标,我司与参建各方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优化各阶段工序,降低了海上安装时间,在74天的海上安装时间里,充分利用了每一个短暂的施工窗口,完成海上安装。其中W38机位,仅用时10.5h,打破了风电基础海上安装的施工记录。
“激战南海风浪间,壮志未酬誓不还。敢向骇浪显英姿,智取恶风化能源。双碳目标任务艰,绿色发展创新难。英雄早有凌云态,水风光电挽狂澜。”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会长蔡绍宽在庆功会上创作出慷慨激昂的诗句。此功告成,依旧任重而道远。本项目的顺利收官,得益于三峡新能源公司的正确领导,和设计方上海院、监理方三峡发展和广州华申及上海必维联合体、天津港航、上海打捞局、广州打捞局的大力支持,以及道达风电团队尤其是一线员工的不畏艰难、全力以赴。日后,道达风能将不负众望,继续发挥海上风电施工技术优势,助力我国海上风电项目工程建设。